
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飙升至2018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,此前美国农业部周五表示,大豆库存将降至5年来的最低水平。
玉米期货上涨至一年高点,而小麦期货则从周四创下的5年高点下跌。
在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中国的需求上升后,贸易商正密切关注农作物供应。
在一份月度报告中,美国农业部将国内大豆库存预期下调37%,至2.9亿蒲式耳。这低于分析师对3.69亿欧元的预期。
美国农业部将9月份美国大豆出口预估上调3.5%,至22亿蒲式耳。
“豆类收盘价为2900亿蒲式耳,意味着大量使用,”芝加哥价格期货集团副总裁JackScoville表示.“既然我们已经把创纪录的数量卖给了中国人,美国农业部(USDA)肯定会认为它还会持续一段时间。”
大多数活跃的CBOT大豆最终收于每蒲式耳10.65-1/2美元,收于每蒲式耳10.65-1/2美元,触及2018年3月2日以来的最高价格。
CBOT小麦价格下跌1/2美分,至每蒲式耳5.93至3/4美元。玉米价格上涨8美分,至每蒲式耳3.95美元,创下2019年10月15日以来的最高价格。
美国农业部将国内玉米产量预估下调1.2%,至147.22亿蒲式耳,大豆产量下降1%,至42.68亿蒲式耳。
随着美国大豆供应的紧缩,贸易商们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转向竞争对手巴西,那里的干旱已经威胁到种植。贸易商也在监测干旱,这阻碍了黑海地区的小麦种植。
据咨询公司Sovecon称,干旱天气可能会使俄罗斯的冬小麦播种面积减少10%-15%。
爱荷华州大宗商品经纪人DonRoose说:“现在的焦点转移到南美和俄罗斯的天气上,看看那里的农作物是否能帮助缓解世界的某些缓冲。”
(文章转载来源:芝加哥期货交易所)
免责申明:中国期货资讯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,不存在盈利性目的,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,不承担任何责任。本文内容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,图片等内容)来自社区用户发布,本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;如有虚假信息或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告知,核实情况后我们将尽快更正或删除处理!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,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,据此操作风险自担。